
11月 8 日,7upDAO 海归公会邀请了Nicole Zhang,Lingfeng Innovation Fund创始合伙人,Binance Labs前执行董事进行了对话分享。
据悉11月1日,Web3风险投资基金Lingfeng Innovation Fund(LIF)完成2000万美元募资,其最终目标募资额为3000万美元。
所筹资金用于投资加密项目,LIF专注于早期项目,涵盖Pre-Seed轮到A轮阶段,目前已进行10项投资,包括ApolloX、ZetaChain、Ultiverse等。
此外,Lingfeng Capital管理资产规模超过4亿美元。
以下是7upDAO Co-founder 26×14 (@26x14eth )与 Nicole Zhang(@Nicolejqzhang)的部分对话内容:

26×14(7upDAO):Nicole之前就参加过我们7upDAO的Twitter Space,有非常多干货输出,这次我们专门再邀请Nicole进行一次交流分享,首先您先给大家做下自我介绍以及从业经历吧。
Nicole:大家好,我当前所在的基金是Lingfeng Innovation Fund,也是我的第二份web3工作,我之前在Binance Labs主要是做一些投后工作,负责被投公司市场策略制定、融资支持、产品设计、人事沟通等工作,同时也经历了Binance Labs投资规模7000w到150亿的增长。21年初开始全面进行投资,主要涉及Web3的基础设施、游戏等方面。在Binance之前在德勤做咨询管理业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AI取代人力资源,期间负责淡马锡旗下一家蓝筹上市公司的M&A,总体的transaction volume超过20亿美元,总体来说传统金融市场投资相对来说风险可控,但是不能激起人生兴趣。我看事物比较喜欢透析本质,这可能和我物理学专业有关(香港大学物理系,量子物理PHD),同时我认为这也是我的强项。
26×14(7upDAO):Binance Labs的经历给你留下了哪些思想和文化上的遗产?Binance是什么风格的一家公司?
Nicole:Binance是一家管理非常平行的公司,不像我之前供职的德勤咨询管理行业,官大一级压死人。另外Binance也是一家狼性和民主同在的公司,公司的盈利情况和人事变动没有任何关系,严格要求员工performance,不会因为在牛市周期公司盈利多就多“养闲人”。Binance属于一个快速增长的公司,工作上还是属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竞争压力下每个人的KPI都是抓得比较紧;整个公司背景还是相当国际化的,不管是人员履历还是核心领导层的眼界。
26×14(7upDAO):你在Binance Labs期间,他们的投资决策流程是怎样的?
Nicole:Binance labs作为公司比较对外的团队,在内部与核心管理层接触的机会还是蛮多的,经常会和负责法务、财务、甚至管理层有interaction的机会,每周至少有一次IC(投决决策委员会)。每次的IC会议我们都会做详尽的准备,包括被投资项目的TAM、细分行业赛道、项目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上下游)、竞争公司对比及估值差额等等,虽然汇报之前准备的资料非常繁琐,但是投决委员会的效率还是非常高的,基本上汇报的项目只过一次IC会议。如果真的遇到对行业生态有切实帮助的项目,团队成员也会不遗余力的向投委会多次推荐。例如BNBchain主推的一个liquid staking项目,类似于Lido,我总共推荐过三次,给BAS提供zk-rollup的技术的项目,我总共推了四次,总之我们也会充分发挥民主的调性。
26×14(7upDAO):我发现特别优秀的投资人,不管是在web2还是web3,如果真的对这个行业非常热爱、对这个项目做了深入研究,在内部投委会往往敢于多次推进自己想投的项目,反而是在投委会的意见下被拍砖后左右摇摆的,结果来看成为一名优秀的投资人的数量不多。因此,投资人的性格底色需要坚韧,有时也有些执拗,但是这也建立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之上。
另外您也可以给我们讲讲Binance Labs的组织架构是如何设计的,大家是否有赛道的分工,人员数量是怎样的?
Nicole:Binance Labs主要分投前和投后团队,另外因为Binance Labs Fund有部分external LP, 也会有专门的IR对接。
26×14(7upDAO):每个团队都有他们的性格底色,您认为什么样的风格更能适应Binance labs的工作节奏呢?或者招人的时候会不会大家都有一些类似的共同点?
Nicole:我认为最大风格就是国际化,英文好是最基础的,还需要能够articulate来说明解释项目;其次是Binance比较喜欢有创始人精神的员工,具有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对被投资的case有充足的责任心。
26×14(7upDAO):关于投委会这块儿,他们对这个项目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吗?还是说主要就是过来听一听大家讲话,也一起头脑风暴,但不太投票,更多是走个过场?
Nicole:IC希望大家都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多交流沟通学习,一般投委会成员会清晰的提出对项目的观点看法。
26×14(7upDAO):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CZ这么做能看出来他的管理风格还是比较sharp和aggressive,其它CVC很少也能做到让各个部门负责人都积极发言并且还这样打分的,你认为CZ、何一这两位非常厉害的管理人,他们本身有哪些性格特点呢?
Nicole:他们都是长期主义者,短期的项目一定不会被IC接纳,对于Binance来讲非常高频退出的投资不适合我们团队,最核心的是能够对行业带来长久的价值。
26×14(7upDAO):从投资项目的风险模型角度,他们两个人是一样的么?谁会更激进一些?他们对项目审美偏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Nicole:其实我看不出来谁会更激进一些,何一对有群众基础的项目会非常有灵敏度,能够提前预判到什么方向的赛道能火。比如曾经有一个项目,我内心可能一开始并不是非常认同,如果是我当时看到这个deck后可能第一时间就pass掉了,但是何一领导下的Labs,很快感受到了这个项目会容易引爆流行,的确后面也验证了她的判断,这款产品在印尼下载量非常高,同时也给BNB Chain带来了很多的流量。何一有很强的marketing和产品直觉。CZ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风控严格,认为金融对用户的道德高于一切,他最在乎的事情是是否会对散户造成伤害。
26×14(7upDAO):市场上有些声音在说,项目被Binance Labs投资之后,最大概率的终局可能就是低估值被Binance收购,你怎么看Binance Labs给项目方的估值定价问题?
Nicole:我们对估值的把控确实是非常严格的,我认为每个投资人都有权利给自己定价,是一个市场化的机制,我们对项目的定价也是讲究逻辑的。币安从项目开发的角度是可以很容易计算出一个在融资的项目方团队从研发、市场、推广、上市具体要花费的大概金额的,另外web3的项目不像传统市场需要砸VC的钱获客,Web3本身就有更低成本的获客方式,项目方给自己白皮书定义的市场空间和我们从心里面认为的估值,其实投资人是有数的,更多时候来源于个别项目方的心理落差,他们可能会看到A16Z、Paradigm等都会给被投资项目比较高的估值,但是币安为什么不这么做呢?牛市的时候,某些用户少但是估值特别高的项目是不合理的,因此每个投资人都有自己的fair value,项目方和投资人都是交易双方,并不能说谁更占便宜。大多数投资人,包括Labs会按照项目开发的进度以及所需经费和地理位置做合理的估值。
26×14(7upDAO):Binance Labs除了投钱和品牌背书之外,真的能为被投项目带来什么样的额外资源支持么?
Nicole:币安对项目的帮助还是相当尽心尽力的,主动沟通的项目方会更有助于得到帮助。准确的说明需求,投后管理团队可以做更好的对接。币安也有很多的SOP,希望可以把各个项目的流程很好地传承下去,币圈最好的流量入口就是DEX和钱包,我们会有非常合理的步骤做市场营销,非常定制化的去做各种策略。例如之前我们投资的某个印尼交易所,我们希望他们成为印尼最大的、最合规的,最好还能IPO的一个公司,我们还是非常仔细的去做value added ,当时会帮忙找marketing团队,每周我们都会和founder进行细致的沟通,甚至会帮他们逐个分析交易对,找到交易量增长的方式。
26×14(7upDAO):Binance Labs在不同的周期阶段也会有不同方向的侧重,例如熊市大家能看到投资的infra更多一些,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打法?
Nicole:其实熊市的时候投资infra我认为是没有错的。单纯应用类的项目,开发壁垒稍微低了一些,这样对于投资人来说资本锁定时间和项目开发周期不匹配,我建议应用类的项目不如在黎明前的黑暗再去投资以拓展市场。对于项目方而言也是这样,找准timing能够快速抢占市场并变现。打新是一个非常好的获取新用户的路径,所以不要错过机会,发NFT和token都要实现获客增长的效率才行。
26×14(7upDAO):接下来我们聊聊Axie Infinity这个项目,从Binance Labs的视角是如何筛选出这个项目的呢?
Nicole:首先创始人我认为是非常富有坚持和韧性的,之前创业失败后继续在游戏化的赛道深耕,屡败屡战;另外这个团队是比较国际化的,美国、欧洲、越南都有负责人。国际化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是西方的欧美才算是好的国际化,日韩、东南亚、东欧、南美做的好,也属于是好的国际化。也会结合全球各地的开发成本和产业链完善程度做决策;最后他们也是比较新的idea,能够激起比较大的水花。另外,Axie团队也是非常负责任的,融资之后产品进度一直都是提前于roadmap落地出结果。此外,他们也是道德水准高的团队,项目就算是遇到挫折也能够完整的走下去。例如在某一轮融资的时候,其中一名越南的联合创始人拿出来自己的股份给团队做融资,使得公司整体的股份实际上是没有被稀释的,另外团队融进来的钱都没有被Co-founder擅自使用或者享受生活,而是所有的资金都锁定在Dao里,这体现的是对产品和用户的负责。负责任的公司我们也会和项目方相互信任,对于Binance来说,最喜欢的创始人就是长期主义的。
26×14(7upDAO):说到游戏,你怎么看待游戏的经济模型,双代币或者近期喊的比较多的free to own?
Nicole:我认为做游戏最根本的还是游戏本身用户能够buy in,其实个各种经济模型都是形式,项目本身还是要有合理的revenue,所以还是要通过产品和运营的方式让少部分的付费用户真心消费,大部分用户可以实现Play to Earn。
26×14(7upDAO):由于目前Web3的用户群体还比较少,你觉得从游戏发行层面,行业需要怎么来做创新?另外,帮助gamefi来更精准获客的游戏用户平台,你觉得机会大么?
Nicole:游戏对于web3来讲还是一种获客方式,单纯从web3存量的流量可能无法支撑非常优秀的游戏项目,例如BNB Chain日活跃用户不到100w,最多也就只能引流50-60w,但是如果项目方能够将视野放宽一些,稍微有一些国际化的视野,web2的用户例如东南亚、非洲是真的会为了三四美金而去大量的注册钱包,甚至成为web3的忠实用户,这些都是游戏氪金玩家比较好的“陪玩”。关于游戏平台我认为主要是分为两类吧,一类就是类似于steam的内容载体,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仅仅通过发币、发NFT可能是自砸招牌,很多传统公司法发NFT并不是非常成功,结合web3模式的游戏平台一定要想明白,不能为了蹭热点而不顾及手段。另外一种游戏平台,可能是有一个governance token同时携带n多个utility token,这种形式我认为从数学上不一定make sense,token model并不一定能universal,游戏之间如果不能有一个很好地协调促进作用,其实不需要绑定在一起。当然我虽然目前没有看到特别好的例子,但是最终市场会验证一切。
26×14(7upDAO):来说说现在联合创立的新基金吧,以及为什么会想从Binance Labs离开?
Nicole:Binance Labs旗下是有一支5亿美元的基金,其实去年底就已经close,大概去年11月左右开始和比较大的一些LP积极沟通,这样的契机结识了Lingfeng,并从其它LP了解到Lingfeng有不错的口碑。另外Lingfeng本身和新加坡也有不错的资源关系。虽然我一开始也没想着从Binance Labs出来,后来看到熊市来临很多机会,所以想着闯一闯,也是想看看自己离开大平台后到底还行不行。当前我们投资的一些项目很多也和Binance生态有合作的关系。
26×14(7upDAO):在Binance做投资和做一个独立、市场化基金相比,不同的thesis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Nicole:独立的市场化基金投资流程的灵活度还是很高的,我们有时候会看到非常优秀的web2大厂工程师,他们缺的其实不是钱也不是招不到人,并且之前在web2有很好地资源可以对接,但是就是缺一个可以捅破窗户纸的人,即一个项目从web2转向web3需要有人给他捋清楚,从哲学上将web3的底层逻辑帮他讲清楚并应用到项目中,其实这样的项目对我们来说就是半孵化的状态,我们共同和项目方一起“创业”,一起去对接资源和项目开发。但是在大公司中是很少有这种灵活度,因为会涉及到合规的问题,一般对接项目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有documentation trail。
26×14(7upDAO):你怎么看待独立的市场化基金在估值定价和估值取舍上,与CVC基金的不同?
Nicole:坚持自己的估值策略,贵的不需要投。经常看到估值过高的项目回头都会降价。我们也确实会做深度的研究,哪些赛道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我们也是明白的,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项目,我们都会严格遵守投资纪律。
26×14(7upDAO):Lingfeng的投资逻辑也给大家介绍一下,各个赛道你们都有怎么样的思考?
Nicole:我们对赛道没有绝对的要求,重点是看项目能否给web3提供价值。我们主要投”ABC” thesis, 首先是A for Access, 帮助Web3降低用户门槛,转换更多的crypto用户。B for Better Blockchain,Infra的项目最重要的还是能够解决当前区块链的局限性并且富有创新,我们最侧重的就是这个命题,比如可以是解决去中心化存储的的高费用、使用预言机的将大型运算放到链下等等;C for Content,不管是游戏还是社交赛道的项目,都需要内容留住大量的web3用户,同时还需要有能力将Creator留存、并持续的输出内容,包括如何做奖励机制、推送窗口等等;另外还需要强调用户体验,这可能就涉及到AI,设计一套链下和链上结合的方式,增加运转效率同时保证一定的去中心化。我们没有特定的赛道,只要符合我们的价值命题都是可以投资的。
26×14(7upDAO):很多华人团队做Infra这块可能并不是很擅长构建生态、BD,您认为怎去赋能这些华人团队,或者给他们带来一些帮助呢?
Nicole:其实北美和海外的华人团队他们是比较会BD的,很多时候就是捅个窗户纸的事情,我们只要合理的做出建议。很多情况下我们见到的套路直接跟创始人说一下就够用了,大多数创始人是很聪明的一点就透。我们还是比较重视创始人对产品的理解,可能他们有非常强大的工程开发能力,但是设计去中心化产品的能力可能是个瓶颈,我还是希望被投资的团队能更加openminded一些,保持开放、谦逊的心态。
26×14(7upDAO):二级市场Lingfeng会有涉及吗?
Nicole:我们执照是非常齐全的,当前我们还是在等一个契机。
部分观众Q&A:
Q1:游戏开发的周期还是比较长的,但是从Web3用户的层面讲可能不是非常注重play,更注重经济模型以及Fi的内容,而且当前的很多3A大作面临非常长的开发周期,熊市中的不确定性也非常大,因此想问一下如何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呢?
Nicole:首先我们要知道被投资的这个项目的用户群体是被验证过的,我之前投资过一个项目,他们类似于Clash of Clans,并结合web3的技术设计经济模型,更好的投放增长,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进入wbe3,也就是他们这个模式是经过验证过的;我们投资Ultiverse主要是因为他们有非常强大的技术团队,出色的投资人,他们可以为Web3带来最优秀的游戏开发技术,我们可以帮忙做NFT和代币模型设计。最近他们做游戏上线前的NFT销售成绩很不错,因此他们也具有一定的创收能力,关于技术的推进和新加坡的大学有非常多的合作,促进新加坡本地元宇宙技术的发展。
Q2:Binance Labs在做投资的时候是如何进行DD(尽职调查)的,包括财务上的数据和背景调查等等?
Nicole:其实Binance有安全团队搜集所有和项目团队成员相关的一些公开信息,如果团队之前有较多的负面新闻一般都是能够查到的。另外关于财务和法务相关的问题,对主体的设立,公司银行账户以及代币的托管有严格的要求,专业的法务部门帮忙审核文件,转账流程也非常严格。
声明: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7up DAO
关于我们
7upDAO是一个Web3投研社区,致力于分享Web3前沿动态,深度分析各赛道热点话题。社区聚集了大量的Web3投资人、创业者、工程师、产品经理、艺术家…
微信群:加微信seven7upDAO入群
Twitter:@7upDAO
Discord:https://discord.gg/7updao